自5月份以來,國內港口及產地煤炭市場供給結構轉向偏緊,煤炭市場價格呈現持續上漲行情。截止6月11日,CCTD5500價格為562元/噸,較5月低點累計上漲87元,CCTD5000價格為508元/噸,較5月初低點累計上漲102元,4500價格為439元/噸,較5月初低點累計上漲80元。從鄂爾多斯主產地動力煤價格來看,6月10日價格5500熱值煤種價格為314元/噸,較5月初低點累計上漲46元/噸,5000熱值煤種價格為254元/噸,較5月初低點累計上漲39元/噸,4500熱值煤種價格為191元/噸,漲幅相對偏小,僅上漲6元/噸。
市場價格急速上漲修復之前因疫情影響對需求的低估,也反映出市場供給結構的變化。近期下游補庫需求增長疊加產區生產減量持續發酵、進口煤通關受限多重影響,市場供求結構轉向偏緊。
第一、供給減量扭轉供需結構轉向偏緊。首先,5月份國家對進口煤通關管控措施嚴格,貿易商進口煤采購受到限制,全月進口量呈現明朗下降。5月份全國煤及褐煤進口量為2205.7萬噸,環比下降889萬噸,降幅28.73%,同比下降12.82%。
其次,5月份動力煤主產地鄂爾多斯煤炭產區煤炭產量下降明顯。主產區限制超能力生產、煤炭安全生產、運輸超載檢查等各方面涉及產能超能力釋放、環保問題、安全隱患全面檢查,部分手續不全、不合規合法的煤炭產能難以釋放。5月份地方煤礦銷量為3477萬噸,環比下降786萬噸,降幅18.44%,同比下降30%。雖然5月份陜西省煤炭銷量增長月390萬噸左右,但增量不足彌補鄂爾多斯區域減量。
再次,中轉及終端環節庫存量整體偏低。一方面,自4月末北方港庫存總量急速下降,從2700萬噸下降至1700萬噸左右,截止6月10號,北方港口庫存總量為1715.6萬。北方港口高調入量局面持續,但是北方港港口庫存仍處低位。另一方面,從全國重點電廠庫存總量來看,庫存總量于7700萬噸左右保持平穩上行,但庫存水平較2019年同期水平明顯偏低。第三方面,沿海六大電廠庫存總量始終維持下降趨勢,5月中旬跌破去年同期水平,且持續下降逼近1400萬噸低位。電廠采取低庫存策略對市場供給縮減的變化應對不足,也成為市場市場煤價上升的重要因素。
第二、市場補庫需求轉好。進入6月份后下游補庫需求明顯轉好,市場采購情緒積極。
一方面,由于進口煤量采購滿意滿足補庫需求促使下游電廠轉向北方港口采購,促使港口調出量持續保持可觀,自5月份以來,北方港口調出量基本高于160萬噸,且持續高于調入總量。另一方,疫情防控結束之后,國內經濟復蘇拉動基建數據恢復增長,水泥開工率回升,庫存量迅速下降,下游煤耗需求增長拉動效應顯現。
在即將進入盛夏傳統旺季之際,煤耗需求預見性增長疊加供需結構轉向偏緊的市場背景下,動力煤價格強勢局面能否持續需要重點關注供給收緊局面能否持續。
供給方面短期內很難出現明顯的增長。主產地煤炭供給釋放將持續受阻。一方面,煤炭生產安全月活動影響將持續整個6月份,且前日在陜西發生的礦難事故將再次敲響警鐘,各主產地政府對煤礦檢查不容馬虎。山西省中小煤礦退出及山東省沖擊地壓煤礦減量等因素持續發揮影響;另一方面,內蒙古地區煤礦產量釋放受“倒查20年”的影響很難在短期內結束。因此主產地煤炭產量增長釋放仍需延后。
進口煤政策變化對市場影響非常明顯。用今年憑空目標2017年全年總量2.71億噸計算,1-5月份已經進口1.49億噸,剩余額度平均到各月不足1800萬噸,后半年進口量縮減的局面將持續。即便是進口量在調峰季節有所變化,但是預計在煤耗需求穩中增長、中轉及終端庫存仍未補足、供給端產量釋放受阻的市場背景下,煤炭市場價格運行仍有支撐,易漲難跌。(內蒙古煤炭交易市場:劉永麗 )
|